vic
11 min readAug 13, 2021

初識 Redis Cluster Ep 2 : Key-Based Sharding — 乾坤大挪移之術

前言:

Ep1 Redis 架構簡介 介紹了 Redis Cluster 的用途,節點怎麼分配資料,以及節點之間如何溝通,Ep2 主要著重討論資料分配上的相關議題。

Redis Cluster 系列文章:

Ep 1. Redis Cluster 架構

Ep 2. Key-Based Sharding

Ep 3. Cluster Message Protocol

Ep 4. Cluster Management

Ep 5. 手把手用 Docker-Compose 架一個 Redis Cluster

內文 — Key-Based Sharding

在介紹 Key-Based Sharding 之前,讓我先提一個概念「data sharding」

data sharding 是在分散式 DB 架構中,透過水平擴展將資料分散到不同 DB 的技術

採用 data sharding 主要有以下原因:

  • 垂直擴展最終會遇到瓶頸 (e.g CPU, Disk, Power etc)
  • 單一 DB 塞太多資料會降低效能跟提高風險 (e.g 容易當機)

data sharding 中主要三種分散資料的方式:

  1. Key Based Sharding:將資料中的特定欄位 (e.g Primary Key) 丟到 Hash Function 算出一個值,並用這個值來找出對應的 DB,由於這個分散方式會用到 Hash,所有又稱為 Hash Based Sharding。
  2. Range Based Sharding : 將資料中的特定欄位 (e.g Timestamp ) 依照大小分成不同 Range 來分配到不同 DB,例如 1~3 月的資料給 DB_1,4~6 月的資料給 DB_2。
  3. Directory Based Sharding : 在 Sharding 之前先準備好一個 Key-Value Table,Key 為資料中某個特定欄位,Value 為 DB 的編號,直接透過該 Table 做資料分配。

透過 Ep1 (還沒看的拜託去看),知道了 Redis Cluster 的方式是用 Key Based Sharding (aka Hash Based Sharding),因此針對 Key Based Sharding,我們來探討以下幾個問題:

  • 一個好的 Key Based Sharding 要符合哪些條件?
  • 誰是大名鼎鼎的 Consistent Hashing?
  • 為何 Redis 不用大名鼎鼎的 Consistent Hashing?
  • 資料被分散了,我的 Transaction 怎麼辦?

問題一:一個好的 Key Based Sharding 要符合哪些條件?

首先勒,一個好的 Key Based Sharding 要符合兩個條件:

  • 均衡性:資料要盡可能的平均分散在不同的 DB 上。
  • 單調性:當 Cluster 成員有變動時,要確保原有的 Key 盡可能地不會被重新分配。

一個不符合以上條件的 Key-Based Sharding 方式就是 HASH(key) MOD N (N 代表 DB 的數量)。

首先均衡性,我們沒辦法控制 Hash 的結果,因此就無法保證均衡性,而單調性的話,想像如果今天 N 的數量改變,原有的 Key 原本對應的 DB 編號可能會發生改變,這樣大部分的資料都要重新分配,想到就覺得很麻煩對吧。

看到這裡不知有沒有想到 Ep1 中的

HASH_SLOT = CRC16(key) mod 16384

是不是跟 HASH(key) MOD N 有點像,難道 Redis 用了一個很爛的 sharding 方式嗎?

別急,先讓我來介紹符合以上條件的 sharding 方式。

問題二:誰是大名鼎鼎的 Consistent Hashing?

提到 Key-Based Sharding 就會提到大名鼎鼎的 Consistent Hashing,它透過一個環來符合上面兩個條件。

首先我們以 CRC32 這個 Hashing Function 為例,他所產生出來的值一定是 32-bit 的數字,因此不管什麼 input 經過 CRC32,最後的 output range 一定介於 0 ~ 2³²-1 之間,之後我們將 0 ~ 2³²-1 的數字視為一個環 (下圖),可以想像成一個時鐘,但有 2³²-1 格。

隨後經過以下兩個步驟就能完成 sharding:

step 1 : 我們將 DB 的唯一識別符 (e.g IP, ID etc) 經過 CRC32 產生出來的數字,放在環上

step 2 : 將資料的 Key 丟到 CRC32,並將產出來的數字也放到環上,隨後順時針往前走,第一個遇到的 DB 就是該資料的歸屬。

圖很醜,請見諒

這樣的環遇到 DB 增加會發生什麼事勒?

圖還是很醜,有好的畫圖工具拜託跟我說

上圖中,我們新增了 DB_4,在剛剛的分配步驟,Data_A 順時針前進後,第一個遇到的 DB 從 DB_3 變成 DB_4,因此在上面的案例中,要重新分配的資料只有 DB_1 到 DB_4 這個區段的資料,也就是 Data_A,相較於之前的HASH(key) MOD N 的方式,Consistent Hashing 盡可能降低了資料重分配的可能性,默默地就符合了單調性。

而均衡性,就採用一個簡單粗暴的方式 — Virtual Node,就是讓一個 DB 產生多個 Hash Value 並放在環上。

圖真的很醜,但應該還看得懂吧

如上圖,DB_1–1 & DB_1–2 兩個節點都是 DB_1 的 Virtual Node,透過這種方式能縮短 DB 之間的 Range,就算有很多 Key 經過 CRC32 都落在很接近的 Range 中,該 Range 有比較有機會包含多個不同的 DB。

既然 Consistent Hashing 那麼神,Redis 大大為何不採用 Consistent Hashing?Hash Slot 跟 Consistent Hashing 又有啥區別?

問題三:為何 Redis 不用大名鼎鼎的 Consistent Hashing?

根據 Redis 官方說法,在設計 Redis Cluster 主要有三個目標:

  • 高讀寫效能以及線性地水平擴展
  • 寫入操作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安全地,也就是寫入操作會盡可能地送到 Cluster 中穩定的節點,不會送到已經跟大部分節點失聯的節點上。
  • 高可用性,當 Cluster 中某個節點掛點,會由 Slave 快速補上,不需要暫停整個 Cluster 做資料的搬移。

首先,Consistent Hashing 在 Cluster 有節點數量變動時,採用的方式是依照環上的順序重新分配資料到不同的節點,雖然重新分配的資料量可能不多,但這個重分配的過程,可能會影響系統的可用性以及一致性:

  • 可用性:為了確保可用性,Cluster 在重新分配的時候,也要讓 Client 對資料做存取,但如果部分 Client 還不知道 Cluster 節點有變動,它就可能對錯誤節點進行讀寫,因此喪失一致性以及寫入安全。
  • 一致性:若要確保 Client 讀寫的時候都在正確的節點,那麼 Cluster 在重新分配的時候,就不能接收 Client 的請求,降低了可用性。

有點類似 CAP 理論, C 跟 A只能選一個,但 Redis 說,小孩才做選擇,我全都要!

Redis 採用的 Hash Slot 雖然在 Cluster 初始化時就分配好,且不會隨著 Cluster 成員變更自動調整資料分布,但因為這個穩定的特性,結合上 Master-Slave 的架構,讓 Redis 盡可能達到 C & A 之間的平衡。

當 Cluster 有節點掛掉時:

因為 Slave 會補上,而這個補上的時間理論上也比資料分配來的快速,因此不會影響可用性,雖然會在一段很短的時間內不符合一致性,但 Redis 說 :「Usually there are small windows where acknowledged writes can be lost」,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我是信了。

其實 Redis 有一些 configuration 的參數可用來管理 Master-Slave 機制 (e.g 怎樣的Slave可以成為Master,Master最少要幾個Slave),透過正確的 configuration,就能盡可能在 Fail-Over 的時候維持 C & A。

當 Cluster 新增節點時:

Cluster 水平擴展時,Redis 並不會自動分配 Slots,而是要由開發人員自行透過指令決定要搬移哪些 Slots,而在搬移的過程中,Cluster 可以繼續 Client 的請求,如果 Client 讀寫到舊的 Node 且那筆資料已經搬走了,舊的 Node 就會跟 Client 別問我,問他,Client 就能把請求送到正確的 Node,維持可用性的時候,寫又能安全,這樣是不是有維持 C & A 特性?帥吧。

Hash Slot v.s Consistent Hashing:

Hash Slot 與 Consistent Hashing 最大差別就在於 Fail-Over 的處理方式,一個是 Slave 補上,一個是透過環重分配資料,而就是這個差別讓 Redis Cluster 在 Fail-Over 的過程中比 Consistent Hashing 穩定。

你說那 Consistent Hashing 也可以結合 Master-Slave 啊,你說的沒錯,但這樣 Consistent Hashing 透過環重分配資料的特性就只有在 Scale Up 時才能體現,而我的認知是,在使用 Cluster 時,比較常發生的是某台 Server 突然掛點,在這個前提下,Consistent Hashing 結合 Master-Slave ,環上資料會重分配的次數就很少,那這樣跟直接用 Hash Slot 也沒啥區別。

問題四:資料被分散了,我的 Transaction 怎麼辦?

Redis 提供 MULTI EXEC 的指令,確保 Redis 在執行多個指令時,能維持 Atomicity 的特性,要馬全部成功,要馬全部失敗,要死一起死的概念,但如果多個指令存取了不同 Key 怎麼辦,難道 Redis Cluster 實現了分散式 Transaction?Two-Phase Commit?

沒有喔,Redis 提供另一個更簡單的方式就是 Hash Tag,在 Redis 的 Key 中加上 {} 符號,這樣 Redis 在算 Hash Value 時只會用括號內的字串,也就是說 {key}_abc{key}_cba 這兩個 Key 一定會在同一個 Slot ,也就是同一台 Server,這樣就算一個 Transaction 讀寫多個 Key 只要確保這些 Key 都有相同的 Hash Tag 就沒問題了,是不是很棒~。

這時候我就在想,我也想把我們公司 Redis Server 換成 Cluster,雖然資料還沒有多到要做 Sharding,但有 Master-Slave 機制也能讓我多一些安全感,但如果直接用 Redis Cluster,我不就要把所有 Transaction 跟 Lua Script 裡面用到的 Key 都加上 Hash Tag 嗎?哇賽當我很閒?

好在 Redis 提供了另一套 Cluster 架構 — Sentinel,Sentinel 就有點像一個 Center Proxy 了,他不提供 Sharding 功能,但可以幫你管理背後的 Master-Slave,去 Monitor Redis 的狀態並處理 Fail-Over。

總結

  • Data Sharding 是資料庫將資料分散在不同 DB 的技術,主要 Sharding 的方式有 Key-Based,Range-Based 以及 Directory-Based。
  • Consistent Hashing 是能達到平衡性以及單調性的 Key-Based Sharding,使用環型結構去分配資料到不同節點。
  • Hash Slot 與 Consistent Hashing 最大差別就在於 Fail-Over 的處理方式,一個是 Master-Slave 輔助讓 Slave 補上,一個是透過環重新分配資料。
  • Redis 使用 Hash Tag 讓不同 Key 的資料也可以存在相同的 Slot 已此來解決 Transaction 問題。

下集預告

這篇文章講了 Redis 為何選擇 Hash Slot,以及用 Hash Tag 來輔助 Transaction,但我想大家更想知道 Redis 在 Cluster 中實際上是怎麼互相合作對吧?雖然 Ep1 有提到 Gossip,但是並沒有說實際交換了哪些訊息,下集就來講講 Redis 之間在講哪些八卦吧。

參考資料

vic
vic

Written by vic

經驗生於思考,思考生於行動。

No responses yet